怪人先时见了初凤手持那口宝剑掣电飞虹,又在海底游行,感激之中,本来含有几分惧意。一闻此言,抬头仔细向初凤望了一望,然后说道:“恩人休怕。我乃南明礁金须奴,得天地乾明离火之气而生。一出世来,便遭大难。幸我天生异禀、长于趋避,修炼已历数百余年,迭经异人传授,能测阴阳万类之妙。只因生来的火质,无处求那天一贞水,融会坎离,不免多伤生物,为造物所忌。日前闲游海岸,遇一道人,斗法三日,被他用法坛禁制,打算将我葬入海眼之中,由法坛中所储巽地罡煞之气,将我形骸消化。不想遇见恩人,剑斩法坛,破了禁制,得脱活命。情愿归顺恩人门下,做一奴仆,永世无二。不知恩人意下如何?”初凤不知如何答对,正在筹思,那怪人又道:“我虽火性,生来好斗,却有良心。何况恩人于我有救命之恩,而且此时我大难未完,还须恩人始终庇护,方可解免。如不见信,愿将我所炼一粒元丹奉上,存在恩人手内。如有二心,只须将此元丹用这剑毁去,我便成了凡质,不能修为了。”说罢,将口一张,吐出一粒形如卵黄的金丸,递与初凤。初凤接过手中,见那金丸又轻又软,仿佛一捏便碎似的。见他语态真诚,不似有甚诡诈。又因适才梦兆先人之见,便问道:“我姊妹三人在这紫云宫中修炼,本须一人守门服役。你既感我救命之恩,甘为我用,也无须以你元丹为质。只是那道人有如此本领,倘如寻来,怎见得我便能抵敌过他,求我护庇?”
那怪人道:“小奴初见恩人在这海底修炼,也以为是地阙真仙。适才冒昧观察,方知恩人虽然生具异质仙根,并未成道,原难庇护小奴。不过小奴一双火眼,善能识宝。不但宫中宝气霞光已经外露,就是恩人随身所带,连这两口宝剑,哪一样不是异宝奇珍?实不瞒恩人说,以小奴此时本领,休说甘与恩人为奴,便是普通海岛散仙也非我主。只缘当年小奴恩师介道人羽化时节留下遗言,应在这两日内超劫离世,得遇真主,由此自有成道之望。先见海岸所遇道人异样,以为是他,不想几乎遭了毒手。恩人收留,虽说助小奴成道,便是恩人也得益不少。既承恩人见信,将元丹归还,越令小奴感恩不尽。此后小奴也不敢求在宫中居住,只求在这宫外避水牌坊之内栖息,听候使命,但求不驱逐出去。那道人的坛一破,必然警觉,用水遁入海寻找,但不知海眼下面还有这样地阙仙府,以为小奴已经遁往别处,免为所擒,于愿足矣。”初凤道:“他既当你遁走,你还怕寻来作甚?”怪人答道:“小奴先不知他便是那有名狠心的铁伞真人。此人脾气最怪,人如惹恼了他,当时虽然逃走,他必发誓追寻三年五载。如不过期,遇上必无幸理。一则这里深藏海底,便是小奴如非恩人引路,当时也未看出,可以隐身;二则恩人有许多异宝,就是寻来,也可和他对敌,所以非求恩人庇护不可。”初凤因听他说善能识宝,正合己用,只是心中不无顾虑。一听他自请不在宫中居住,更合心意,当时便答应了他。等过些日子,察透他的心迹,再将宝物一件一件取出,命他辨别用法。
过有月余工夫,道人始终不曾寻上门来。那金须奴处处都显出忠心勤谨可靠。初凤先问他可会剑法?金须奴答称:“所会只是旁门,并非正宗。”初凤要他传授。金须奴早已看出初凤形迹,因知她仙根仙福太厚,又因前师遗偈,自己成道非靠她不可,恐她疑忌,也不说破,一味装作不知,只是尽心指点。初凤自是一学便会。渐渐将各样宝物与他看了,也仅有一半知道名称用法,初凤俱都记在心里。最后初凤取出当中玉柱所藏的水晶宝匣。金须奴断定那是一部仙箓,非用他本身纯阳乾明离火化炼四十九日,不能取出。除此之外,任何宝物皆不能破。初凤因许久无法开取,闻言不信,试用手中宝剑,由轻而重,连斫了几十下,剑光过处,只斫得匣上霞焰飞扬,休想损伤分毫,只得将匣交他去炼。
金须奴领命,便抱了晶匣,坐在避水牌坊下面,打起坐来。一会儿胸前火发,与匣上彩光融成一片,烧将起来。初凤连日出看,俱无动静。直到四十九天上,金须奴胸前火光大盛,匣上彩光顿减,忽听一阵龙吟虎啸之声起自匣内,琤的一声,两道匹练般的彩光冲霄而起。金须奴也跟着狂啸一声,纵身便捉,一道彩光已是化虹飞走,另一道被金须奴抓住,落下地来,晃眼不见。初凤赶过去一看,乃是上下两函薄薄的两本书册。金须奴微一翻阅,欢喜得直蹦,随又连声可惜道:“这是地阙金章,可惜头一函紫府秘笈被它化虹飞走。想是我主仆命中只该成地仙。”初凤忙问究竟。金须奴道:“这仙箓共分两部,第一部已经飞走。幸亏小奴手快,将这第二部地阙金章抓住。此书一得,不但我主仆地仙有分,宫中异宝的名称用法以及三位主人穿的仙衣云裳,俱在宫中何处存放,一一注明。便是小奴数百年来朝夕盼望,求之不得的天一贞水,也在其内。岂非天赐仙缘么?”
初凤闻言,自然越发心喜。这些日来业已看出金须奴心地忠诚,委实无他,便也不再避忌。问明了仙箓上所指示的各种法宝名称及用法之后,径领他同入宫内,前去辨别。原来这紫云官乃千年前一位叫做地母的散仙旧居,不但珠宫贝阙、仙景无边,所藏的奇珍异宝更不知有多少。自从地母成道、超升紫极,便将各样奇珍灵药、天书宝剑封藏在金庭玉匣之中,留待有缘,不想却便宜了初凤姊妹。金庭当中,头一根玉柱的珊瑚葫芦内所盛,便是峨眉派诸仙打算用来炼化神泥的天一贞水。
初凤同金须奴先认明了各样宝物,首先照仙箓所注藏衣之处,将旁柱所藏的两玉匣用仙箓所载符咒,如法施为。打开一看,果然是大小二十六件云裳霞裾,件件细如蝉翼,光彩射目,雾縠冰纨,天衣无缝。不由心花怒放,忙唤金须奴避开,脱去湿衣,穿将起来。穿完,金须奴走进,跪请道:“小奴修炼多年,对于天书奥妙,除第三乘真诀须主人到时自行参悟外,余者大半俱能辨解,不消十年,便可一一炼成。至于各种异宝,仙箓上也载有符咒用法,短时间内亦可学会。只可惜上乘剑术不曾载在仙箓之内,暂时只能仍照小奴所传旁门真诀修炼,是一憾事。小奴托主人福庇,对于成道有了指望,一切俱愿效指点微劳。但求第七年上,将那珊瑚葫芦中的天一贞水赐与小奴一半,就感恩不尽了。”
初凤此时对于金须奴已是信赖到了极点,当时便行答应。便问他:“既需此水,何不此时就将葫芦打开取去?”金须奴道:“谈何容易。此水乃纯阴之精,休说头一部天书业已飞去,没有解法,葫芦弄它不开;即使能开,此时小奴灾劫尚未完全避过,又加主人道力尚浅,无人相助,取出来也无用处。既承主人恩赐,到时切莫吝惜,就是戴天大德了。”初凤道:“我虽得了如许奇珍至宝,如不仗你相助,岂能有此仙缘?纵然分你几件,也所心愿。岂有分你一点仙水助你成道,到时会吝惜之理?如非你那日再三自屈为奴,依我意思,还要当你师友一般看待的呢。”金须奴愁然道:“主人恩意隆厚,足使小奴刻骨铭心。只是小奴命浅福薄,不比主人仙根深厚。有此遇合,已出非分,怎敢妄居雁行?实不瞒主人说,似主人这般心地纯厚,小奴原不虞中途有什么变故。只是先师昔日偈语,无不应验,将来宫中尚有别位仙人,只恐数年之后,俱知此水珍贵,万一少赐些许,小奴便功亏一篑。事先陈明,也是为此。”初凤抢答道:“无论何人到来,此宫总是我姊妹三人为主。你有此大功,就是我恩母回来,我也能代你陈说,怎会到时反悔?”金须奴闻言,重又跪谢了一番。
从此初凤便由金须奴讲解那部地阙金章……传授剑法。初凤早就打算将两个妹子接回宫来,一同修炼。因金须奴说:“二位公主早晚俱能重返仙乡。一则她二位该有此一番尘劫,时尚未至;二则这部天箓说不定何时化去,我们赶紧修炼尚恐不及。万一因此误了千载良机,岂非可惜?”初凤把金须奴奉若神明,自是言听计从。却不料金须奴既因前师遗偈,知道三凤是他命中魔障,不把天箓炼完,决不敢接回三凤,以免作梗。更因初凤是自己恩主,那天箓不久必要化去,意欲使初凤修炼完成,再接二凤姊妹,好使她的本领高出侪辈。将来二凤回宫,再由初凤传授,也可使她们对初凤多一番崇敬之心,省得又如在安乐岛时诸事不大听命。他对初凤虽极忠诚,此举却是含有私心,初凤哪里知道?无奈人算不如天算,金须奴枉自用了一番心机,后来毕竟还是败在三凤手里。可见事有前定,不由人谋。这且不言。
初凤和金须奴主仆二人,在紫云宫中先后炼了年余光景,一部天箓只炼会了三分之一。二凤姊妹仍是不归,屡问金须奴,总说时尚未至。初凤先还肯听,后来会了不少道法之后,心想:“安乐岛相隔并不甚远,当日恩母行时,曾命我姊妹三人报仇之后,急速一同回转,此后不要擅出。虽然她二人不听母言,沉迷尘海,一别三年,岛中难保不有仇敌余孽没有除尽,万一出点什么不幸的事,岂非终身大憾?天箓既由仙人遗赐自己,想必仙缘业已注定。如果仙缘浅薄,自己即使守在这里,一样也要化去,看它不住。难道去接她们,这一会儿就出变故?”于是行意渐决。金须奴先是婉劝,后来竟用言语隐示要挟,不让初凤前去,双方正相持不下。这日金须奴领命出宫采取海藻,刚出漩涡,忽觉海底隐隐震动,正由安乐岛那一面传来。知道紫云宫附近,除近处一座荒岛外,数千百里陆地火山,只有安乐岛这一处。猜定是那里火山崩陷,发生地震海啸。算计二凤姊妹一样能海底游行,山崩以后,无处存身,不去接也要回来。只得长叹一声,取了海藻回转宫去。紫云宫贝阙仙府,深藏地底,初凤在宫中并未觉察外面地震。吃完海藻,待了一会儿,又提起去接二凤姊妹之事,以为金须奴又要像以往一样力争。谁知金须奴并不往日一般拦阻,只请主人速去速归。
第一四八回 茫茫热海 巧拯同枝 烈烈狂飙 生擒异兽
初凤心中大喜,立即持了双剑,带了两件宝物,起身往安乐岛去,行没多远,便即发觉地震。初凤不常出门,还不知道就是安乐岛火山崩陷,震况又那般强烈。又往前走有数十里,忽觉海水发热,迥异寻常,渐渐望见前面海中风狂浪涌,火焰冲天。默计途程,那日去时,沿途并无陆地,那根火柱正是安乐岛的地界。这一惊非同小可,连忙加速前进。好在身旁带有宝珠,寒热不侵。渐行渐近,只见黑云如墨,烟霾蔽空,狂飙中那根火柱突突上升,被大风一卷,化成无数道火龙,分而复合。海中骇浪滔天,惊涛山立。沿途所见浮尸断体、零碎物品,随着海水逆流卷走,更觉声势浩大,触目惊心。初凤一心惦记同胞骨肉忧危,心胆皆裂,只顾疾行前进,海水已是热如沸汤。行近安乐岛一看,已成了一座通红火山。树木房舍俱都成了灰烬,哪里还有一个人物的影子。左近礁石遇火熔化,成了红浆,流在海内,犹自沸滚不休。若换常人,休说这样烁石流金的极热溶液,便是落在那比沸汤还热的水之内,也都煮成熟烂了。初凤虽因带有宝物,不畏炎咸,这般狂烈的火势,毕竟见了胆怯。绕着火岛边沿游行了半周,烟雾弥漫中,望见山地都被火化成了软包,不时整块陷落。估量自己既难登攀,岛上此时也决无生物存在。冬秀想已遇难身死。两个妹妹俱都会水,如还未死,定然逃向别处。此时在火焰中寻找她二人下落,岂非白费心力?她二人如已逃出,必往紫云宫那一面逃去无疑。只是来时又未相遇,看来凶多吉少。越想越伤心,暗恨都是金须奴拦阻自己,如早两天将她们接回宫去,何致她二人遇此大难?事已至此,留此无益,只得往回路仔细去寻找她二人的下落。
初凤哪知她二人同冬秀事前出游,无心脱险,并未在岛上遇难。只是所去之处,偏向一角,不是正路,一个由正东往西南,一个由正西往东北。二凤姊妹又因冬秀累赘,时上时下,本质已弱,不敢老在狂飙骇浪中挣扎。初凤目力虽佳,偌大海面,哪能上下观察得纤细不遗?常言说得好:“事不关心,关心者乱。”初凤一路搜寻,仍是没有寻见二凤姊妹影子,真是心乱如麻,不由悲痛已极。眼看行离紫云宫不远,猛想起昨日自己曾出宫外,到海底采取海藻,并未发觉地震。看适才海面浮尸神气,这火山震裂,为时尚不甚久。如今自己在海中游行,已比从前快有十倍,她二人说不定还未到达这里。这一路上海水上热下凉,她二人也不会在海面游行。自己只顾注意四外,却未深寻海底。她们如能逃到了紫云宫,定会回去。最怕是逃时受伤,中途相左,需要自己接应。想到这里,复又翻身往火岛那一面的海底寻去。
一会儿工夫,走出有百十里路,忽见前侧面水中漩涡乱转,颇与紫云宫外漩涡相似。暗忖:“莫非这里面又有什么珠宫贝阙?”救妹心急,虽在寻思,并没打算入内去观察。谁知那漩涡竟是活的,由横侧面倏地改道,径向自己冲来,来势更是非常迅疾。方在诧异,已被漩涡包围。初凤也没去理它,仍自前进。猛地身子一冲,已出水面,面前站定一个虎面龙身的怪物,后半身仍在水内,前半身相隔数丈的水,上下左右,全都晶墙也似的分开。定睛一看,正是那年安乐岛为狮群所困,赶来相救,逐走猛狮的怪兽。灵机一动,想起日前天箓上曾说此兽名为龙鲛,角能辟水分波,生来茹素,性最通灵,专与水陆猛兽恶鱼为敌,遇上必无幸理。又能口吐长丝,遇见强敌,或到紧迫之时,便吐出来,将对方困住。那丝和细瀑布相似,通体晶明,却是又黏又腻,不经它自己吸回,无论多厉害的东西,沾上休想解脱。仅鼻间有一软包,是它短处。知道它底细的人,只须将它鼻端用东西紧紧按住,立时蹲趴地上,浑身瘫软,再也动弹不得。相遇时可如法将它制服,用一根丝绦从它天生鼻环中穿过,便可顺从人意,要东便东,要西便西了。此兽一得,不但可充紫云宫守户之用,还可借它分水之力,采取海眼中的灵珠异宝。天箓上并说这种天生灵兽,千载难逢,极为少有,异日相遇,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