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 > 阅读经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善男子,汝不应以五眼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应以六神通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五眼便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取六神通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佛十力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应以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佛十力便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取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无忘失法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应以恒住舍性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无忘失法便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取恒住舍性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一切智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应以道相智、一切相智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一切智便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取道相智、一切相智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一切陀罗尼门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应以一切三摩地门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一切陀罗尼门便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取一切三摩地门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预流果而取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应以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预流果便得无上正等菩提,不取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独觉菩提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独觉菩提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不应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而取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若不取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便得无上正等菩提故。
  “‘善男子,汝勿于色而生贪爱,亦勿于受、想、行、识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色、受、想、行、识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眼处而生贪爱,亦勿于耳、鼻、舌、身、意处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眼、耳、鼻、舌、身、意处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色处而生贪爱,亦勿于声、香、味、触、法处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色、声、香、味、触、法处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眼界而生贪爱,亦勿于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眼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耳界而生贪爱,亦勿于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耳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鼻界而生贪爱,亦勿于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鼻界乃至鼻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舌界而生贪爱,亦勿于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舌界乃至舌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身界而生贪爱,亦勿于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身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意界而生贪爱,亦勿于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意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地界而生贪爱,亦勿于水、火、风、空、识界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地、水、火、风、空、识界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无明而生贪爱,亦勿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无明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布施波罗蜜多而生贪爱,亦勿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内空而生贪爱,亦勿于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真如而生贪爱,亦勿于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真如乃至不思议界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苦圣谛而生贪爱,亦勿于集、灭、道圣谛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苦、集、灭、道圣谛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四静虑而生贪爱,亦勿于四无量、四无色定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八解脱而生贪爱,亦勿于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四念住而生贪爱,亦勿于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空解脱门而生贪爱,亦勿于无相、无愿解脱门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空、无相、无愿解脱门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菩萨十地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菩萨十地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五眼而生贪爱,亦勿于六神通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五眼、六神通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佛十力而生贪爱,亦勿于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无忘失法而生贪爱,亦勿于恒住舍性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无忘失法、恒住舍性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一切智而生贪爱,亦勿于道相智、一切相智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一切陀罗尼门而生贪爱,亦勿于一切三摩地门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预流果而生贪爱,亦勿于一来、不还、阿罗汉果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独觉菩提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独觉菩提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一切菩萨摩诃萨行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善男子,汝勿于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而生贪爱。所以者何?以诸佛无上正等菩提非可贪爱。何以故?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一十四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二
  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于一切法自性空中,希求无上正等菩提,欲证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能为难事,于一切法自性空中,希求无上正等菩提,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虽知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自性皆空,而为世间得义利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令世间得利益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令世间得安乐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欲救拨诸世间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归依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舍宅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欲作世间究竟道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洲渚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光明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灯炬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导师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将帅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与世间作所趣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令世间得义利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众苦恼事,修行布施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众苦恼事,修行净戒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众苦恼事,修行安忍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众苦恼事,修行精进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众苦恼事,修行静虑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为欲解脱一切有情众苦恼事,修行般若发趣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为令世间得义利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令世间得利益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为拨五趣怖畏有情置于涅槃无畏彼岸,发趣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为令世间得利益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令世间得安乐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为拨忧苦愁恼有情置于涅槃安隐彼岸,发趣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为令世间得安乐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欲救拨诸世间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为拨有情生死众苦,发趣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时乃能如实说断苦法,有情闻已依三乘教渐次修行而得解脱。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欲救拨诸世间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与世间作归依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为令一切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叹法、苦法、忧法、恼法有情,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恼法,住无余依般涅槃界,发趣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为与世间作归依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与世间作舍宅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佛言:“善现,菩萨摩诃萨欲为有情说一切法皆不和合,发趣无上正等菩提。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为与世间作舍宅故,发趣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复言:“世尊,云何一切法皆不和合?”
  佛言:“善现,色不和合即色不相属,色不相属即色无生,色无生即色无灭,色无灭即色不和合;受、想、行、识不和合即受、想、行、识不相属,受、想、行、识不相属即受、想、行、识无生,受、想、行、识无生即受、想、行、识无灭,受、想、行、识无灭即受、想、行、识不和合。
  “善现,眼处不和合即眼处不相属,眼处不相属即眼处无生,眼处无生即眼处无灭,眼处无灭即眼处不和合;耳、鼻、舌、身、意处不和合即耳、鼻、舌、身、意处不相属,耳、鼻、舌、身、意处不相属即耳、鼻、舌、身、意处无生,耳、鼻、舌、身、意处无生即耳、鼻、舌、身、意处无灭,耳、鼻、舌、身、意处无灭即耳、鼻、舌、身、意处不和合。
  “善现,色处不和合即色处不相属,色处不相属即色处无生,色处无生即色处无灭,色处无灭即色处不和合;声、香、味、触、法处不和合即声、香、味、触、法处不相属,声、香、味、触、法处不相属即声、香、味、触、法处无生,声、香、味、触、法处无生即声、香、味、触、法处无灭,声、香、味、触、法处无灭即声、香、味、触、法处不和合。
  “善现,眼界不和合即眼界不相属,眼界不相属即眼界无生,眼界无生即眼界无灭,眼界无灭即眼界不和合;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和合即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相属,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相属即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即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灭,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灭即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和合。
  “善现,耳界不和合即耳界不相属,耳界不相属即耳界无生,耳界无生即耳界无灭,耳界无灭即耳界不和合;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和合即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相属,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不相属即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即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灭,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灭即声界乃至耳触为缘所生诸受不和合。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经典
温馨提示:推荐使用谷歌浏览器,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