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芝之所以“设饵”,其目的就是提醒这些“大鱼”们:想不想升官?想升官,那就赶快“咬钩”吧!
某一矿区市的曹某,他原是这个市某一县委书记,他在这个县的政绩属于平平这一档次。他的野心和胃口却超常般地大,他的眼睛盯住了该市市委副书记这个“宝座”了。由于近年来,曹某没有机会去巴结韩桂芝。为此,他只能望“韩”兴叹! 为此,曹某朝思暮想,绞尽脑汁。终于,在哈尔滨市的一次宴会上,遇见了韩桂芝的“经纪人”。临别前,曹某与韩的“嫡系”相互留下了电话。 从那以后,曹某有事没事就与韩桂芝的“嫡系”通话,通话的内容无非是相互问好,相互邀请。后来,曹某一到双休日,就驱车来到哈尔滨,与这位“嫡系”沟通感情。有一年的国庆节期间,曹某恰到好处地将自己压抑许久的“心声”,向这位“嫡系”进行倾诉。 事隔不久,从这位“嫡系”的口中,传来了韩桂芝的“伟大声音”:“曹某很有工作能力,很有培养价值。” 兴奋过后,曹某将自己的“积蓄”分三次送到了韩桂芝的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当上了某市的副市长。当曹某第二次发起“冲锋”,准备夺下“市委副书记”这一“山头”时,曹某可就倒霉喽!就在曹某无限憧憬自己美好的前途时,韩桂芝已经“东窗事发”了。
你再看!张某是从外省“交流”到黑龙江省的厅级干部,来到后就任职于某市市委书记。张某天生就是贪婪的坯子,他一上任,就大肆地疯狂敛财。 在工作中,张某不管事情的大与小,张嘴是“钱”,闭嘴还是“钱”。他索要钱款的价码底线是5万元。由于张某的贪婪,某市市民背后送给他一个外号:张大巴掌。 “张大巴掌”的雅号,不知是什么风吹到了韩桂芝的耳朵里。当时,韩桂芝在想:你张大巴掌在某市公开地敛财,看来你的胆量不小啊!那好,我韩桂芝就给你设个“饵”,看你咬不咬钩? 有一年,韩桂芝来到某市视察工作。闲聊中,韩桂芝故意像开玩笑似的,对张某说:“哎呀!你把你的手伸开,让我看一看!” 张某不解其意,随意地就将自己的手掌伸到韩桂芝面前,她冷冷地笑了笑:“哎呀!我一看你的手就不小啊!这可是最标准的搂钱的大手啊!” 聪明绝顶的张某急忙为自己辩解说:“韩书记你说得对!我这一双手,就是为某市广大人民搂钱的手啊!” 韩桂芝听后,禁不住大笑起来。她这一笑,张某感到特别地恐怖,浑身禁不住泛起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 韩桂芝走后,张某急急忙忙将自己“搂”的钱,汇拢到一起,战战兢兢地送给了韩桂芝十几万元。 于是,在韩桂芝极力保荐下,张某很快地荣升到省委的重要领导岗位上。 可是,随着韩桂芝中箭落马,张某也很快得到了被中共中央免职的可悲下场。
现年57岁的马德,2000年2月任绥化市委书记。马德在绥化任主要领导的六年时间里,目无党纪国法,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卖官鬻爵,先后收受多人贿赂及礼金共计折合人民币2385万元。 像这样劣迹斑斑的市委书记,还要委以重任,听说将要荣升为黑龙江省副省长。据小道消息透露,就在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上,几次研究通过马德时,都被韩桂芝予以否定。她的理由是,马德这个人政治上不可靠,在绥化市有“行贿受贿”之嫌。 韩桂芝她说得对么?她说得一点假话都没有。可是,韩桂芝表面上“坚持原则”,但她背后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马德一直蒙在鼓里。 此时的韩桂芝心里是一清二楚的,那就是我韩桂芝给你设障,掐住你的“软肋”,迫使你的“权利欲”向我倾斜。 紧接着,韩桂芝在一次各市地考核干部的工作人员谈话中,她故意强调说:绥化市马德的工作水平,属于低下一类,对于他的考核一要认真,二要谨慎,切不可被其表面现象蒙蔽了。 韩桂芝说这些话,办这些事,那是有她一定的用意。她的一番话,不知从哪个渠道里传到了马德那里。马德“毛”了!
就在马德左右为难之际,绥化行署撤地设市的设想,一时也就“搁浅”了。这下子,马德的屁股如坐针毡一般,坐不稳、站不安啊! 1998年夏天,韩桂芝因公负伤后,马德抓住了这一“时机”,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天才”,和田雅芝一起,乘飞机来到了上海,当场送给韩桂芝80万元人民币。 开始,韩桂芝故意装出“正经”的派头,连连挥手,拒绝收礼。可马德毕竟是官场上的“老手”了,他手扯着田雅芝的衣袖,冲着韩桂芝说:“韩书记,我们俩可没把你当成外人啊!我不怕你笑话,你就把田雅芝当做你的干女儿吧!” 机灵的田雅芝,还没等韩桂芝反映过来呢,大声地喊道:“韩妈!” 就在田雅芝左一声“韩妈”,右一声“韩妈”的喊叫声中,韩桂芝半推半就地将这80万元的“封口费”笑纳了。 从那以后,韩桂芝不但不在马德仕途上设障了,反而几次主动积极地催促省委常委们重新审议马德的升迁问题。 可就在马德腐败大案大白于天下时,他所送给韩桂芝80万元巨额的“封口费”,随之也就把韩桂芝牵扯出来了。
韩桂芝在马德身上尝到“甜头”以后,她的目光盯在厅级干部身上进行“扫描”。黑龙江省鸡西市原市委书记丁乃今,因犯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1997年11月,丁乃今被任命为鸡西市市长。他上任以后,对城市建设、社区改造、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地整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可就在这时,政绩显著的丁乃今,却出现了他意想不到的麻烦。在这一期间,身为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的韩桂芝,来到了鸡西市进行考察。考察过程中,身为市长的丁乃今,由始至终地陪同在韩桂芝的左右。韩桂芝不时对鸡西市城市建设提出建议,对矿区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横加指责。也就是说,在韩桂芝的心目中,你鸡西市表现得特别不好,你这个市长是负有一定责任的。这下子丁乃今有些招架不住了,在汇报中,他几次为鸡西市的工作进行辩解,但却被韩桂芝一一地否认了。 从来睡眠特别好的丁乃今,他却失眠了。他想:鸡西市的工作,在全省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这几年来,我对鸡西市也奉献出不少力量啊!可为什么在韩桂芝面前,就什么都不是了呢? 丁乃今心里不安,百思不得其解。丁乃今心里憋屈时,就把他的知心好友找来,利用吃吃喝喝来排解一下自己心中的苦闷。酒桌上,丁乃今的朋友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儿,说道:“老兄啊!我一眼就能看出你有一件特别心烦的事儿!” 丁乃今苦笑了一声:“你怎么知道的?” 朋友故意卖关子地说:“你的心事,就是省委韩书记对不对?” 丁乃今眼前一亮,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朋友单刀直入地说:“我看你,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 丁乃今笑了,摇摇头:“这怎么可能?” 朋友用手指着脑袋说:“现在就是把你的半斤八两全搭上去,你还得遭到韩书记的批评!” 丁乃今听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 朋友用手指捻了又捻:“我看你,还是这个没有送上去吧?” 丁乃今还是似懂非懂的:“这个与工作成绩有什么关系?” 朋友毫不保留地说:“这个你送上去了,工作成绩也就上去了!” 就在省委召开各地市一、二把手的会议上,韩桂芝公开指名道姓地批评了鸡西市的工作。丁乃今脸红红的,心想:韩桂芝可真厉害啊! 这时的丁乃今,他已知道韩桂芝的企图。于是,他从那一天遭到批评开始,到2000年为止,采用三次不同的手法,向韩桂芝行贿了11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丁乃今再也听不到韩桂芝的批评声音了。更令丁乃今欣慰的是,2001年1月,在韩桂芝的大力推荐下,他被任命为鸡西市市委书记。
还有一位人物,这人就是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心愿。因其犯有受贿罪、行贿罪,赃款脏物折合人民币494万元,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心愿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同行业中是有口皆碑的。也不知他从什么时候,就把韩桂芝这个大人物给得罪了。这一得罪不要紧,张心愿的升迁却是一路“红灯”。 是好心朋友的“点拨”,使张心愿“迷途知返”了。张心愿采取了“常请示”、“常汇报”的方法,不停地接近韩桂芝。可韩桂芝呢,却不吃他的那一套。韩桂芝心想:你张心愿所玩的鬼把戏,那都是“小儿科”,老娘我十几年前玩剩下的。你想要在我手底下通过,没门儿! 紧接着,韩桂芝见面就批评张心愿。可张心愿呢,你韩桂芝越是批评我,那我就源源不断地给你送钱!每次送钱都是在两万元以上,按照张心愿的话来说,那就是“毛毛雨”不停地下。 从1996年末至2002年7月份,张心愿每逢节假日或韩桂芝有病时,他都前往看望,就这样,张心愿连续九次共向韩桂芝行贿了12万元人民币、5000美元。 他采取的办法,用在韩桂芝这里,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B某是黑龙江省委的“御用笔杆子”,他曾经是省委一领导的秘书。可就在提拔上,B某的思想曾经矛盾过许多日子。B某本想从老领导的关系上,打开韩桂芝这个“缺口”。可他又一想,如果将老领导请“出山”,恐怕在韩桂芝这里会适得其反。 于是,B某直截了当地将几万元人民币送到了韩桂芝那里。当时,韩桂芝也没有过多的考虑,一笑收下了这笔款。 有一天中午,韩桂芝接到了B某询问其事进展的电话。在电话里,B某无意之中提到了老领导的名字。然后,B某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就把电话挂断了。从那时起,B某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静等着这个韩桂芝的“佳音”! 韩桂芝可害怕了。为什么呢? 韩桂芝她“格登”一下明白了:B某是省委老领导的秘书啊!我收受了他的巨款,他能不向老领导汇报?老领导虽然身居二线,可他廉洁一生的威望,那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老领导知道此事,我这不是“引火烧身”么!不行!B某的钱,我说什么都不能收,必须退回去! 韩桂芝十分委婉地告诉B某,必须将这笔巨款取回去! B某不解地问:“为什么?”韩桂芝故意地讲起了她那牵强附会的理由,并一连三天拨打了五次电话,催促B某赶快将此款取回! 到了第四天,韩桂芝正在办公桌上批阅文件,B某敲开了门,并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上,还没等韩桂芝张嘴说什么呢,B某就从公文包里掏出装有三万元现金的信封,郑重其事地说:“韩书记,你什么都不要说了!这三万元现金是我孝敬你的一点小意思,请您收下!” 韩桂芝刚要张嘴说些什么,B某转身就走出了办公室。 韩桂芝瞧了瞧这三万元现金,她什么都明白了:B某又送来了三万元现金,这就说明他根本没有向老领导汇报这件事情。韩桂芝心中悬着的石头,一下子落地了。
C某,是黑龙江省公安系统的副处级干部。他通过关系,很快地巴结上了韩桂芝的儿子,并又随即发展到了“铁哥们儿”关系。 一转眼,传统的春节就要到了,根据C某的“火力侦察”,他认为:春节期间,那可是我巴结韩桂芝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不过,在这一极特殊的日子里,我不能用钱去“轰炸”,因为韩桂芝根本就不缺钱。我要变变花样,换一换口味,使韩桂芝和陈泓播耳目一新。 C某发现陈泓播特别喜欢吸“中华牌”香烟,他又从陈泓播口中得知:韩桂芝手上戴有价值近万元的戒指。获得这些信息后,C某便开始了他的行动。 春节过后,韩桂芝特意在一高档饭店设宴招待。酒桌上宴请朋友只有四人,其中包括C某。 别的朋友都已经敬完酒、送完礼,这回该轮到C某了。只见C某端起酒杯,走到韩桂芝和陈泓播中间,无比激动地说:“今天在这里,我一祝泓播节日快乐,二祝韩书记身体健康。不过在今天我要送给韩书记和泓涛一个特殊的礼物,不知您二位能否赏个脸么?” C某将酒杯放下,从公文包里拿出两个精致的礼品盒。 说完,C某将价值达几万元的绿宝石戒指放在了陈泓播韩桂芝面前。
哈尔滨市某区的一名派出所长王某,通过韩桂芝的“嫡系”,找到了她。按理说,像这样级别的干部,哪里要韩来照顾。王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行贿,弄一个“公安分局副局长”的职务干干。 当时,韩桂芝呵呵一笑:“不就是这么点小事么!” 听到韩桂芝的答应,王某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心里感到特别踏实,回到派出所等待着“胜利消息”。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消息。一个季度过去了,没有消息。半年过去了,还没有消息。 这时,王某觉得事情有些奇怪:难道我的升迁没有希望了?难道韩书记把我的事情遗忘了? 王某几经周折,好不容易又找到了韩桂芝的“嫡系”,他试探性地问起了“升迁”之事。韩桂芝的“嫡系”用电话找到了她,她在电话里语气是那么地强硬:“这个事情我都忘了!忘得一干二净的。” 王某回到家中,一头扎到床上,苦苦地思索着:我这不是让韩桂芝“耍”了么?经过四天四夜的反复斟酌,他咬着牙,忍痛割爱,决定不再送礼了!
本文地址:https://www.sooodu.com/n344c10.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