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陆西星《方壶外史》

日期:2018-09-25
摘要:陆西星,字长庚,生而颖异,有逸才。束发受书,辄悟性与天道之旨, 为名诸生,九试不遇,遂弃儒服,冠黄冠,为方外游,数遇异人,授真诀, 乃纂仙释书数十种。其《南华副墨》为近代注《庄》者所不及。西星于书 无所不窥,娴文词,兼工书画。同时宗臣最以才名,而著作之富,独推西 星云


160
第十一卷 楞严经说约
《楞严说约》引语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长庚 述
幽谷朽生,素无前识,因师觉悟,学读药编。晚讨竺坟,刳心健相 177, 质成鲁诰 178,自信同源。窃以虞传“精一”,孔绝“四毋”179,子思指实 相于“未发”,曾子以“定虑”易“止观”,与彼轲书“知性知天,万物 备我”之说 180,儒门宗旨,何异西来?乃缁衣之流,专为密藏,始自左于 吾儒,互有诤论。岂其然乎?谈性术者多矣,未提正印,俱落下骖。或有 羊亡于塞读 181,踵垂于葛藤 182,戏论相持,卑当勿论。君子博学而详说之, 将以反说约也。得其宗,一言而终,奚俟喋聒哉?夫庖丁解牛,未尝肯綮, 騞然委土,善而藏之,斯了义之三昧也。是目也,剪去枝叶,直露本根, 会笔受之旨趣,独取衷于环师 183。间尝载之毫楮,以醒健忘。而一二同志, 谓宜方便初机,请公剞劂。夫芹羹背曝,野人之恒服,斯之用享,亦澹乎 其无味哉!然人人各足,肯自承当,则取之无禁,至约在我,而言说可以
177 健相:梵语“首楞严”的汉译之一,在此指《楞严经》。 178 鲁诰:鲁,指《论语》。诰,指《尚书》。 179 毋:原本误作“母”,据《论语》改。《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 180 轲书:即《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 知天矣。”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81 羊亡于塞读:语出《庄子? 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 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南华真经副墨》卷三《外篇? 骈拇第八》注曰:“读书,博塞,事之美恶不同,而亡 羊则均。” 182 踵垂于葛藤:《庄子·天地》:“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华》则嗑然 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以二垂踵惑而所适不得矣。” 《南华真经副墨》卷三《外篇·天地第十二》注曰:“垂踵,谓惑而不前,坐垂其足也。” 葛藤:指语言文字支离曼衍,如葛藤之纠结交错,比喻修行者陷于语言文字之障,反 而不得事理之真。 183 环师:即宋代温陵禅师戒环,著有《楞严经要解》二十卷。

161
尽捐。如来有所说法,不予欲无言,知者不言也。此无说之说,约中之至 约者。三教圣人,曾二语哉?
万历丙申 184献岁元日
184 万历丙申,公元 1596 年。

162
刻《楞严述旨》、《楞伽句义通说》二经题辞
往不佞释褐时,筮仕扬之兴化。则闻兴邑有畸士曰陆长庚氏者,谭性 命之学,而归极于仙禅,于道若有闻者。已而绝意进取,入山著书,写其 所得,始为《南华副墨》,则会合三家,而各极其趣。好事者业已付之剞 劂,海内多歆艳之。家世儒术,或劝之卒业公车,而竟弗卒业也。长庚质 敏而好学,或蚤夜以思,歆然有会于心,则起而授简。其所领悟,有人不 及知而彼独知之者,然非于世售奇也。感遇师资,身面言说,所见异故, 所得当自别耳。夫大道无岐,殊途合辙,分为仙释,始与吾儒圣人之教间 有异同。不知出世用世之法,未始不相成也。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 震旦之旨,不异西来。苟有见于同,即释即儒,亦佛亦仙。但混滥则茫无 适从,分别则疲劳神识,深造而实诣之,则触处洞然,随其所入。故长庚 于二氏之旨,少以儒术文之,更觉圆融洞彻。方便初机,接引来学,非小 补也。夫人之生也,莫不各正性命,兼善而并修之,则玄之又玄,众妙出 焉。故溟涬无光之先,宇宙可以在手;二五妙合之后,万化可以生身。长 庚盖屡言之,然非长庚氏之私言也,不佞盖深味乎其旨。所谓三家之学, 一体共伦,非推附而纽合之也。长庚作《方壶外史》千万余言,于彼契、 论、经、歌,葳之尽矣。是刻为《楞严述旨》、《楞伽句义通说》,则迦 译也。《述旨》以宗古德,《通说》以为童蒙,皆如禅之要典。既又各于 篇端分章说约,以提挈纲维 185,示蕴奥,用心亦良苦哉!庚子杪冬,远 会京邸,以质新得。不佞分浼淮、扬二守,刻之郡斋,以公同志。盖长庚 迟莫之年 186,已耄期矣,莫逆之交,暌限南北,又得亲见其利益之及人, 亦一大快也。
万历辛丑 187二月朔旦贞明道人中州对泉李戴仁夫题于端揆公署
185 纲(綱):原本作“網”,据义改。 186 莫:通“暮”。 187 万历辛丑,公元 1601 年。

163
《楞严经述旨》题辞
《楞严述旨》,述觉皇之旨,重宣其义而说之也。既有说矣,复重宣 之,得无赘乎?曰:觉皇邈矣,其说吾不得而闻。当其祗园结集之时,记 于阿难,则阿难之《楞严》也;译之天竺,则般剌密谛之《楞严》也;再 译之乌苌,则弥伽释迦之《楞严》也;传之震旦,笔受于平章房公,则平 章房公之《楞严》也。皆述也,番梵之语诘以曲,震旦之文明以简。今其 言,则如《尚书》所谓“王若曰”云尔已矣,“若曰”亦述也,述则何俟 于重宣?曰:将以自便也。说是经者众矣,类以己见,离经而说之,辞愈 烦而意愈晦。夫客浮于主,则傅不胜咻,况郢书而燕说之乎?经者,径也, 循其文而径人之得旨,斯已。不佞尝谓:释经之法,如携儿入市,十步一 顾,犹恐失之,若荒度海览,儿去远矣。且夫多言晦道,多闻溺心,以十 证一,不如罕譬之喻也。子曰:“予欲无言”,“辞达而已矣 188”,“易 则易知,简则易了”,“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189”。觉皇之意,讵不然哉? 大禹之行水也,行所无事而已矣,梓人之树木也亦然。故剪其烦则枝干条 达,疏其壅则脉络川流。又不观庖丁之解牛乎?寻其肯綮,则游刃自利。 吾宣《楞严》之义而重说之,用以自便。而海内达尊,及以同志,谓当公 之人人,以请印正,勉就剞劂。或谓:某章句腐儒,素无前识,妄倚门墙, 窥我室家之好,不亦浅乎?夫夫也,是大我慢彼,自以知识为善耶?不知 吾无所知识之不为不善也。若乃骋雄辩,竞机锋,多其讯言,适滋语病, 师心自用,转益无明,安则为之?不复与语。
万历二十九年岁次辛丑 190夏五月八十二翁淮海陆西星长庚书于潞河 舟中
188 语出《论语·阳货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 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辞达而已矣。’” 189 语出《易·系辞传上》:“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 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 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190 万历二十九年岁次辛丑,公元 1601 年。

164
楞严经说约品目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长庚 述 广陵后学黄养正贞吉 校
第一卷 净字集
征心品第一
阿难初以见相爱乐之缘心,为舍身学道之原念,因地已不真矣。宜其 魔境现前,不自解脱。斯皆缘念之妄,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使汝迷惑, 心目为咎。佛为提奖阿难,使之直穷心目。阿难反覆思惟,终认识神为自 己性。佛与重重推破,谓此觉了能知之心,皆属虚妄,皆非真心。此经起 教之端,征心第一。
辨见品第二
阿难因前七征番番不得,恳请求诣真际。佛为决择真妄,言:汝今者 执攀缘心以为自性,如前见我胜相,便生爱乐,不知此是识精元明,揽于 目,发于心,能缘诸物,缘物而迷,反遗真性。因举掌飞光,问:汝何见? 阿难答言:我用眼见,是以能见在眼,能推为心。而不知皆是前尘缘影, 虚妄想像,惑汝真心,幻起幻灭。故佛既咄其非真,且以八还破之。言: 此见精缘物,物过即还,譬如旅寓宿亭,终非久住。须知见有见性,非眼 能见。见前尘者,尘灭亦灭,俱属幻妄。了此缘尘,不受摇惑,自无轮转。 然且未指真心,权与辨见。
第二卷 极字集
真性常住第三

165
阿难自知无始以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影,但以现前生灭,新新不住, 云何得如常住真心不受变灭?佛因波斯匿王之问,权以河水之见,牖其所 明。若谓童髦异年,见河如昨,此见不变,则不灭可知。阿难因言:此之 见精,必我真性,即尔常住,云何谓我遗失?佛言:汝见颠倒,故遗失也。 因以垂臂为喻,言:臂体本一,因上下而改观,则汝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者,非汝颠倒之见致然乎?不知生佛法身,本原不二,缘妄迷真,号称颠 倒。晦昧为空,结暗为色,结想成身,内摇外逸,昏扰扰相,局于色身之 内者,今将认为自心。岂知妙明真心,圆裹十虚,如彼澄清百千大海,独 认一沤以为全海,独非迷邪?知是,则心与缘心,真妄自判。其如阿难, 见以缘心听法,复请决疑。佛言:汝以缘心听法,认为真心,必须离我声 尘,别有闻性,乃为真心。今因声而有,离声而无,终非旅亭长住不还之 主人。正如天无二月,捏目成者,捏止则无,必非真月。是知诸可还者, 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191?汝若不还,自然常住。
分别外道品第四
阿难承上佛言“觉遍十方,真性常住”问:此何异外道所说之真我? 我佛与大慧言:彼外道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今观觉性自然, 非生非灭,似非因缘与彼自然。云何示?佛言:所谓自然者,言有自而 然也。有自而然,则所谓自者,必有体性。唯此妙明真心,潜天而天,潜 地而地,本无方所,亦非倚着于物而后能者。既无方所,其将以明为自乎? 以空为自乎?既无倚着,其将因物而有乎?其将缘物而住乎?是故非因非 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也,故不非;无是也,故非是。离一切相, 而不容于断灭;即一切法,而不容于执着。性体如是,本非外道言说之所 揣摩。而世间人谓,我于明暗空塞,皆能有见,性在是矣,不知皆属缘尘, 终非见体,必须离尘见见。亦复当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盖见见之见, 乃离物之见,而非着物之见也。夫真见之体,尚自难见,又岂因缘、自然、 和合等诸言说之所能及哉?故下品遂言见妄。
见妄品第五
觉缘诸物,而起分别,是谓见妄。如人目有眚病,而见灯光圆影,五 色重叠。然目虽有眚,而能见其有眚病者,则我本觉明心,本来无病,不
191 谁:原作“诳”;原注:“诳”疑“谁”。据原注及经文改。

166
受眚病者也。眚病若除,真觉自复,然则汝见世间山河大地国土众生,种 种虚妄,亦可谓无始见病之所成。何以故?同无实故。又以三种别业,同 分妄见,进退合明。一人目眚,灯影圆生;一国瘴恶,灾变同起。见影见 灾,同归无实。例彼大千世界国土众生,同自觉明无漏妙心,依真起妄, 同归见病,无能除者。若能远离一切诸和合缘,及不和合法,则能除灭诸 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而本觉为之常住矣。
觉非和合品第六
阿难先悟本觉妙明,非因缘,非自然矣。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 非不和合。此为觉心余尘,故复与辨。觉元者,自本觉而出,乃证道之始 觉也,离于根尘,故云妙净见精。谓之和者,如水和土,无分别也。谓之 合者,如盖合函,无乖离也。一有和合,皆属妄尘,即非妙净。然而根境 相对,非和则戾,非合则乖,一不和合,则见精虽净,而不得谓之妙矣。 不即不离,方为妙净,故下显示藏性。
…………………… …………………… ……………………

167
第十一卷 楞严经述旨
劝持叙 192 师子林沙门惟则 193 撰
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总持三昧,熏修奢摩他路;示众生,妙在一 门超出。由庆喜恨多闻而未全道力,故迦文因妄见而直指人心。七处之征, 宝镜磨尘,而本明自现;八还之辨,金錍刮膜,而幻影随消。斥攀缘则心 不是心,示真觉则见犹离见。既显真而破妄 194,仍即妄以谈真。穷阴、入、 处、界而列为四科,因缘自然,二俱排摈;会地、水、火、风而通名七大, 真俗中道,三谛圆融。本如来藏而含吐十虚,随众生心而发挥诸相。乃至 一多相即,小大互容,现宝刹于毫端,转法轮于尘里。得无挂碍者,倒想 于亿劫;不随分别者,狂心歇即菩提。圆顿机已解密因,中下器须陈妙 行。于是远客还家之路,指天王赐屋之门。诘诸圣之本因,依证悟,说 最初方便;顺此方之教体,选音闻,为第一圆通。次为摄心,乃重施戒, 依先世尊举扬 195;清净明诲,现化身佛,宣演秘密伽陀。三学圆具,而所 证非偏;诸妄亡,而不真何待。况复精研七趣,随业受生,痛喻六交, 因习招报。示五十种禅那之境,深防爱见魔邪;具八万种解脱之机,对治 尘劳烦恼。保持覆护,嘱劝弘宣。在始在终,无非修证了义;或破或立, 不离常住真心。琴瑟箜篌,既逢妙指,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令诸阐提, 隳弥戾车,从三摩地,得无生忍。或自分真而安立圣位 196,或从互用而超 至后心。坐大道场,登无上觉,一切事究竟坚固;广菩萨,多方便门,

本文地址:https://www.sooodu.com/n118c7.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

0 | | lantu |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