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玄珠录

日期:2018-09-23
摘要:十方诸法,并可言得,所言诸法,并是虚妄。其不言之法,亦对此妄。言法既妄,不言亦妄。此等既并是妄,何处是真。即妄等之法,并悉是真。此等既悉是真,前者何故言妄。为起言故,所以说妄。何故说真。为起言故,所以说真。何故起言。欲达彼耳。故彼何须听,欲通心故。何故通心。令得道故。

  将眼对色,则生一见,未审此见当属何方。若在色方,不假於眼,若在眼方,何假於色?若在两方,则成二见,而见实非二。若见是一,色眼则不用,未审此见因何而生,此乃接物。入等观之,是名循环,循环则无穷尽。

  眼摇见物摇,其物实不摇。眼静见物静,其物实不静。为有二眼故,见物有动静,二眼既也无,动静亦不有。
  诸法二相,自性离故,带空名为法,带有名为物。
  勿举心向有,勿举心向无,勿举心向有无,勿举心向无有。
  冲虚遍物,不盈於物,物得道遍,而不盈於道,道物相依,成一虚一实。
  天地法道,於万物以等行。圣人法天地,百姓亦然,等行中有遭伤者,不回行制之,有功利者亦然。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空虚,正行无竭。
  谷神不死,谷神上下二养,存存者坐忘养,存者随形养,形养将形仙,坐忘养舍形入真。存者如木生火,存存者如土生火。亦有修子至母者,亦有修母者,亦有直修子不至母者。修子不至母者,神仙。修子至母者、直修母者,解形至道也。

  天地不自生,待万物合而乃成。故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人者六根之总名。车者众木之总名。总物不曾无,故能长久。是故天地先万物而後其身,人则先六根而後其身,车则先众木而後其身。故其名既成,但言其总,不言其物,但言其果,不言杂绿。故为杂绿先大,身成为无私。
  上善若水,水性谦柔,不与物争。行者之用,处物无违,於中万施,详之以遇,遇皆善也。智莫过实,财莫过足,行莫过力,则能互相优养,各得其全。若过则费而且伤,大者伤命,小者成灾。良为违天背道,法所不容,适足则已,用天之德。
  视之不见名日夷,视之是量内,不见是量外。此量内以视明不视,将量外赎量内,将不视以明视,视亦成不视。量内不可见,只使其色见。量外不可见,只使其理见。量内有色,故将色为理眼,量外有理,故将理为色眼。又视之为色法,不视为理法,可视为量内,不见为量外。故将量内色,以明量外理,复以量内理,以明量外色。量内之理既依色,量外之理亦依色,不见之理既无穷,有视之色亦无极。故约色有内外,所以有高下,约理无高下,是故名日夷。
  止见定中无边际,不见慧中无边际,止见定中有边际,不见慧中有边际,只为一有一无故,所以定慧相容入。此则寻名名不尽,寻色色无穷,定为名本,慧为定元。若将定以当世,可与不可俱在其中。若将慧以当世,定与不定俱在其中。
  譬身同木树,譬心同虚空,树边譬生死,空边譬有无。生若木树,死若槁枝,有即感通,无常寂灭。众生与道能疏能密,泥土能疏不能密,玉白能密不能疏。身与道识是疏义,道与识空是密义。玉白一物二名,土水二物二名,人是身识总,泥是水土总。
  法体本来体自空旷,空旷无有,无见空者。见色不住眼,对境不摇心。
  外心寂,寂无问,内心尽,尽无问,有心有垢,无心无垢,行者增降,随分受证。

  出则褊诸法,入则一毫无。

  持一空符,以印诸有,有来随应,有去随亡,有若不来,还归空诤。空中有分别,有分别亦空,空中无分别,无分别亦空。
  无能消有,有能消无"有无虽相对会以无为本,明间虽相对,会以间为本。
  见无所见,既无所见,有何见?见有色即有住,无色有何住。
  出则有二,入则无一,无入无出,则为实相。
  有为有四是、有四非,动无为无四是、无四非,寂虚空有二是、有二非,虚空无二是、无二非。起唯法起,虚空有四。灭唯法灭,虚空无一。
  恬淡是虚心,思道是本真。归志心不移变,守一心不动散。
  无今无古,无出无入,无前无後,无内无外,无有无空。平等是名太定,开〔慧〕是名天光。褊着太定,名为憔种,褊着世界,名为乾慧。存言无甘露,忘言无照心,忘言为太定,起言为天光。今古时不同,同在一念中,则是前後不异事。今身与前身同,是一法体。空见与有见,并在一心中,此心若也无空有,诸见当何在。一切诸心数,其义亦如是。是故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若得无心定,无生亦无灭。
  持法诸边是正用,平等简法是谕释,为四句义。物体本无名,而人强立名,立名将作有,其物便为有,此有是人名,非是物自名,深观彼物体,实地本无名,何者?将言以言物,物处本无言,其物被人言,言处复无物。
  有法、无法,相因而生;有无法,和合而成;非有法、非无法,反之而名;非有无法,反合而名。
  正性处之,实无所有,内外俱空,而怯非无。无时无有,有无法从何名?有时无无,有有法从何生?二法不同处,云何和合成?若有有无法,可许非有非无成,有无既也破,非有非无破,二法既也破,云何和合名?出诸名相,而入真空,真空亦空,而非无也。

  空法不空,不空法不空。有法不有,不有法不有。空法豁尔,不可言其空,若言空者,还成有相,不空而有,有则有碍。
  合法不合,不合法不合。合法常为一,一法未曾合,不合法常二,二法岂名合。
  从一至二相因生,至二一灭相因灭。
  一物生法者,不假和合成,多物生法者,其法应多成。
  言空之时若有有,有不名空;言空之时若无有,有无空亦无,云何得名空?言有亦如此。有无是相因,有有则有无有分别空。有无是相违,无时无有有,有无无亦无无分空。前後是相随,前言有分别,後说无分别,在无分别时,有分别已谢,是则前谢後亦谢真实空。有无相因生,有有无亦有,无有有亦有,此名横相因。各於有无中,是有是非有,是无是非无,此是坚相因。已上三法为三事,三事有分别,离此三事即是空,空即无分别。

  开化说诸法,借四相待相因以生之;导之以归真,借四相违相因以灭之。

  先观思,观缕等是;後存守,无处等是。
  有异世间,有不随世,有灭空异,世问空异,空能感应。

  为其有视,故不离於世问。以其不见,故不在於世问。
  有视有不见,所以不得一。即视是不见,所以不得二。为我不是一,亦乃不是二,为不一二故,所以得称夷。有一复有二,一二有多少,多少有高下,所以不为夷。我若常住夷,复失於高下。我若住高下,复乃失於夷。若得真道之正性,不住高下不住夷。
  心有十方分,而无十方悟,若有十方悟,自是於天尊。
  即有始有无,此是前後之有无,即有是於无,此是同时之有无。
  心不绿根,天无氛秽。根不着境,地无祆尘。心不住内谓之冥,身不住外谓之慧。

  色非是色,假名为色。明知色既非空,亦得名空。无名强作名,名色亦名空,若也不假名,无名无色空,亦无无色空。若住无色空,是中还有受。无名强作名,是法还有受。有名强无名,是法亦有受。有受有生灭,故法无受者。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心非一故,所以心观色,色心非二故,实无能所观,无观即是观,观即是无观。定即乱,乱即定,不一不异。

  心解脱即无心,无心则无知,谁当知脱者心?心知法,法处无心,法被心知,心处无法。二除既无增臧,故知无观无法。无法则心不生,知无心则诸妄不起。一切各定,无复相须,而因待者,故前念灭则後念不生,前念不灭亦後念不生,念既不生,则无有念。无念则无心无识,亦无有迷者觉者。是故行人当须识心。
  法本由人起,法本由人灭,起灭自由人,法本无起灭。
  因空以立义,此是即空有。因有以立义,此是即有空。

  得一以生物,生竟不得一,虽复不得一,常在於一中。

  元来有於眼,欲将观於色,眼中既有色,还不目见眼。
  心常知不常,眼常见不常,云何两常中,而生两不常?此二为当一、为当异?答:不一亦不异,既不一异,亦不常断。四可为生死,不可为正常。眼色口,共生见,眼色离,共生灭。生是化生,灭是幻灭,既云生灭,如何证真。不尔?但是显,非是生,但是隐,不是减,以不生灭故,所以得证真。入等若也作幻见,真之与幻俱成幻;若也作真见,化之与真俱是真。诸法实相中,无幻亦无真。

本文地址:https://www.sooodu.com/n66c7.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

0 | | lantu |
相关新闻    玄珠录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