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修道全指》清 蔣克志又名救愚

日期:2020-10-26
摘要:修道全指宁波植阳子蒋救愚著重印《修道全指》序 性命之学,源于黄老,传于钟吕,大盛于宋。宋时张伯端为南宗,金时王重阳而为全真北宗,始分为南北流传。后经列仙祖支分脉遍布神州,使世人知我中华先祖传有性命双修真诀、真法的仙学之道。
伍真人曰:“两眉之间,号曰明堂,即阳光发现之处,定火足当止之候”。按阳光之发时,如电光之所掣,虚空生白,暗地见针是也。当炼精之时,即有一现之景,而斯时之际,则火未全之候,乃淫根之不缩,是火候之不足。仍待阳炁之复生,即当采运之周天。须至采炼,而至多番,周而复周,静而复静,务期圆满,三百妙周天之限数,当宜入定,培养其真阳之发辉,静候阳光而之二现。及其静定,而之极时,忽然眉间又掣电光,虚室生白,暗地见针,此为阳光二现是也。夫阳光既有之二现,则阳炁可定于炁根。
到此之时,阳关已闭,无窍可通。淫根不举,如龟之缩,无精可炼,火候乃足,则当止也。
总有动机,亦去其火,惟宜入定,培养真阳,静候阳光而之三现。及其虚静,而之极时,忽然眉间又掣电光,虚空生白,黑地见针,此为阳光三现是也。
则真阳团聚,而大药纯乾,方得阳光三现景到,则其炁根之内,已有大药之可采也。
要知火足止候,令观景兆眉间。当自二现为始,而至三现为终。
若是至于四现,则真精阳炁而溢出于外,化为后天有形之精矣。此由不依止法,妄自行火之过耳。不知三现之时,已有大药而可采也。
【附药产逐节景验歌】:
按《众喜粗言》之为证。
虚极静笃待药生,外肾举动龟头伸。
名曰一阳初发动,回光返照起巽风。
呼吸往来须勤采,采归炉内气穴存。
绵绵息息炉中炼,自鼓自扇息归根。
犹如风箱吹炉火,烧得精化为炁行。
神呼气来气归窍,无孔箫吹两头音。
须微意入动气处,招摄动气静归宫。
动则施功静安睡,强健煅炼猛火烹。
龟缩即止宜静养,丹田温暖融和生。
气若往外神亦往,故要心意定不昏。
必要专心用诚意,不起毫念不染尘。
药若归炉要封养,温养沐浴封固勤。
温养即是沐浴号,沐浴即是寂灭心。
封固令药不外驰,定息巽风入定神。
了心了意定坤位,再候药生发意升。
倘有微欲外肾动,切莫煅炼采取行。
恐成幻丹胎难得,虚极静笃生是真。
外药来是龟梢痒,犹如走泄一般形。
要用炉火风箱扯,火烧精化往上升。
急用武火过鹊桥,搬运意引上天庭。
神气冲和过关去,灵霄温养文火行。
阳极阴生降鹊桥,仍用文火顺下勤。
中田依旧文火照,熏蒸安排把丹成。
再候消息药又来,照前施功再调行。
调至精满有验到,二目金光小药生。
雷鸣一声真气跳,脑后铃响耳风声。
气穴犹如汤火热,暖气推出阳关门。
回到丹田至尾闾,趱来趱去腿腹存。
如浴初起暖气融,此不老嫩药当令。
正好采取周天运,久久内照行莫昏。
运行周天心息依,不可太速太迟行。
须依干九坤六数,进火退符为章程。
运上乾宫交媾罢,复下坤宫归原根。
运罢河 车君再睡,来朝依旧接天根。
又言丹田真炁发,必须炼一周天身。
炼精不动龟头缩,文火温养静候辰。
熏蒸静候阳再发,周而复始现光明。
自目至脐光虚白,周天运动如车轮。
不运周天火难止,大药难生功难盈。
炼到元精不动止,行住坐卧念莫生。
静候眉光如电发,候至二现恐气生。
不可采取再宜静,候至三现可采勤。
专视中田七日采,下田灵苗自然生。
大药初起形如珠,二肾热如滚水淋。
丹田犹如猛火炽,脑后雷鸣耳后风。
一声迸响药即至,此时大药应验奔。
欲知河车超脱法,下文详注甚分明。
5.1 大药过关服食图
大药之生有时节,夜末子处正半夜。
精神相媾合光华,恍恍惚惚生明月。
媾罢流下喷泡然,一阳来复休漏泄。
急须闭在太玄关,火逼药升尾闾穴。
采时用目守泥丸,垂下左上且凝歇。
谓之瞻理脑升玄,右边放下复起折。
六六数足药升乾,阳极阴生往右迁。
须开关门以退火,目光下瞩守坤田。
右上左下方凝住,三八数足一周天。
此是天然真火候,自然升降自抽添。
也无弦望与晦朔,也无沐浴共长篇。
异名剪除譬喻扫,只斯两句是真诠。
释迦挽起一箭穿透九重之铁鼓;
达摩折来一芦渡过九江之熊山。
5.2 大药过关服食口诀
昔伍真人授吉王太和曰:“如是阳光,既到三现之时,纯阳真炁已凝聚于鼎中,但隐不出。采用七日之功,始见鼎中火珠呈象。只内动生,不外复驰,故名真铅内药,又名金丹大药,别名火中金莲,异名水里玄珠。则其喻名虽多,只一真精阳炁,即七日来复之义也”。盖初采而言呼吸之火,须任火而候自然之运,绝不着意于火,亦不驰意于火。此乃先天纯阳之炁,能生后天真息之火,则火与药同根而生,故言其药不言其火,而火只在其中,方合玄机之火。此时用火,当宜入定,而用眸光专视之功。且日间用双眸之光,专视中田;而夜间用双眸之光收留不怠。如是之采,大药自生。《阴符经》曰“机在目”者,即此义也。
盖采生之理,有四说焉:
一曰交媾而后生者。心中元神,属无形之火;肾中元炁,属无形之水。盖心中无形之火神,乃因眸光专视得凝于上,则肾中无形之水炁,自然熏蒸上与元神交媾,而无上下间隔矣。且无形之水火,既于上之交媾,则积久纯阳真炁,乃自然团成大药,而形如火珠,发露于下矣,如天地氤氲,而万物化生。盖无形生有形,自然之理也。古云:“玄黄若也无交媾,怎得阳从坎下飞”,即此义也。
二曰勾引而后生者。双眸之光,乃是神中真意所寄。眸光所至,真意则生。真意属土,即中宫之黄婆,为勾引之媒妁。黄婆勾引于上,则大药自相随,而出现于下矣。古云:“中宫胎息好黄婆”,即此义也。
三曰静定而后生者。元神因眸光专视,凝归于上之本位而得定机,则元炁亦凝归于下之本位而得定机。神炁俱得定机,由是元炁成形,因定而生动,只动于内,而生于内矣。古云“采真铅于不动之中”,又云“不定而阳不生”,即此义也。
四曰息定而后生者。此后天自运之火,与先天元神之炁,每得定机也。盖先天元神之炁,乃因眸光专视而定于上之本位,则后天自运之火,亦因神炁伏定而归于下之炁根。则各有所归依,而无上下运行矣。真息一定,大药自然生;真息不定,大药必不生也。古云“定息采真铅”,即此义也。
此四说者,皆以眸光为招摄,故其生之意,乃尔也。
昔邱祖传一偈曰:“金丹大药不难求,日视中田夜守留。水火自交无上下,一团生意在双眸”。旨哉此偈也。
须知大药生时,六根先自震动,只知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之类,皆得药之景也。大率采药至三四日间,真意定未极时,得药六景,次第而现。若是采药至五六日间,真意定已极时,火药自然同根而生。故七日之期者,亦大概之言也。
佛宗所云“天女献花、龙女献珠、地涌金莲”,合此意也。
既有六根震动之景象,当宜过关迁入于中田。先明药行之险处,次固六根之不漏。且大药之发生,而不附其外体,只动炁穴之内。而其炁穴之下,即尾闾界地,有四通歧路,上通心位,下通谷道,前通阳关,后通尾闾。前后二窍,实而不通;谷道一窍,虚而且通,是气液所通之熟路,乃平日所有之旧事。尾闾、谷道,一实一虚,故名下鹊桥。至夹脊、玉枕二关,与鼻上印堂一窍,体实俱塞,呼吸不通;鼻下之孔,虚而且通,是气涕出入之门,乃呼吸往来之路。印堂鼻孔,一实一虚,故名上鹊桥。此乃大药过关之窍。
阻塞险处既明矣,然则防危虑险之功,尤当不可不知也。下鹊桥之谷道,用木座而抵住,所以使身根不漏也;上鹊桥之鼻窍,用木夹而牢封,所以使鼻根不漏也。含两眼之光,勿令外视,所以使眼根不漏也。凝两耳之韵,勿令外听,所以使耳根不漏也。齿唇相合,舌抵上腭,所以使舌根不漏也。一念不生,一意不散,所以使意根不漏也。此为六根不漏之诀,还有外固至严之具。当明大药发生之时,而有流动活泼之机。立定天罡斡运之主,随其自然飞升之势,而上腾心位,心位不贮,转向下田界地,而前冲阳关。阳关已闭,转向下田界地,而后冲尾闾。尾闾不通,转向尾闾界地,而下奔谷道。谷道易开,若无法器制伏,则大药泄出,而前功废却,此为下鹊桥危险之地也,即古圣所谓走丹之处耶。故务用木座,其状如馒头,覆棉取软坐,而抵住谷道。然则阳关虽闭,木座连用抵住,而令其势上耸,不使大药泄漏,斯为外固之具。
又有内固之秘。夫大药既冲尾闾不透,而其势则从谷道下奔。才见大药下奔谷道之时,即用微意轻撮谷道之禁,斯为内固之至严,能保大药不奔驰。亦有不下奔谷道之理,即不必轻撮谷道之事。惟用过关之正功,而有行住之秘机。只附大药遇阻尾闾不动之时,若用真意导引,则失唱随之机。然绝导引之频急,则总难过关也。故有善引之助功,而自然过关也。才见遇阻不动之处,即用一意不散之守,凝神不动,以待自动。然则动而后引,不可引而后动。待其大药自动冲关,关前三窍,自中窍升,随其自动冲关之元机,而有两情相知之微意。轻轻引上,自然度过尾闾;默默柔行,自然升于夹脊。关前三窍,髓阻不通,大药遇阻不动。于是一念不生,凝神不动,以待自动,随其自动元机之冲关,而有两情相知之微意。轻轻引上,自然度过夹脊;默默柔行,自然升至玉枕。关前三窍,髓阻不通,大药遇阻不动。于是一念不生,凝神不动,以待自动,随其自动元机之冲关,而有两情相知之微意。轻轻引上,自然度过玉枕;徐徐柔升,自然直贯顶门。
向前引下,至于印堂,乃印堂髓阻之不通,自转动鼻孔之虚窍。若非木夹为之关锁,几何而从此窍泄出,则前功废矣,岂不可痛欤!此为上鹊桥之大危险矣,故须用木夹之为预防也。而预防之有具,则大药不致其外驰。从鼻窍之抵附,则印堂遇阻而不动,惟是一念不生,而且凝神不动,待其自动元机之相随,而有两情相知之微意,轻轻引下,自然度过印堂;默默随之,自然降下重楼。犹如服食,入于神室。急将心目合于大药,左旋右转,四九而定;右旋左转,四六而定。性命盘聚于中宫,斯谓之道胎结成,点化阴中之识神,又为之乾坤交媾。盖通中下之二田,合而为一之照养,此为大药过关服食之正功,又为大周天无火候之法轮耳。
昔邱老祖作一偈云:“金丹上冲斡天罡,何患阻桥又阻关。一意不生神不动,六根不漏引循环”。旨哉此偈也!佛宗所云“未有常行而不住,未有常住而不行”,即此义也。
采得大药,服食之候,三关九窍,阻塞之处尽已开通。须知此后,惟赖元神寂照二田,虚境不离,方得二炁发生运养,自然不绝。通于正路,升降循环,可知此火不用意引,自运不已,有如斯也。惟是不见有火之形相,方合不有不无之文火,为大周天之火候也。
夫火既不用意而引,而亦切不着意于火。而神既寂照于二田,亦不可着意于二田。且此二者,而防其滞碍于元神,俱失大圆镜之智用。
故冲虚真人所云:“初行大周天之火,元神虽居中田,而运兼合下田,以为二炁之妙用,皆是二田之落处。故必须元神寂照中下二田,而相与混融化成虚空大境,使二炁为助神结胎,而二田为结胎之别”。
二田者,黄庭属中田,炁穴属下田也。二炁者,先天是元炁,后天是呼吸也。
“元炁为结胎之本,呼吸为养胎之源。中田为结胎之所,下田为滋养之基。故服食于二田之虚境,而培养其元神之阳明。若孤守一田,若着意二田,则元神有滞碍之不灵,岂不失大圆镜之智用”?《慧命经》云:“舍利过关之妙法,以静而照,以柔而用。蹊路险危,防上下之驰散。待动而引,柔护而行。以文火而熏,以二炁而养。以寂照而并修,以双忘而定静。则道胎之法而得矣”。
6.1 十月道胎图
男儿怀胎是仙胎,只为蟾光夜夜圆。
夺得天机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
饥餐渴饮困来眠,大道分明体自然。
十月圣胎完就了,一声霹雳出丹田。
大道无私感即来,神仙此语岂虚哉。
苟非着意求铅汞,争悟天机结圣胎。
玉皇若也问丹材,偃月炉中取下来。
驰騪英雄吞一粒,男子怀了一年胎。
有法无功勤照彻,忘形顾里助真灵。
十月道胎足,一年沐浴温。
以默以柔存火性,勿忘勿助养灵胎。
兀兀无为融至宝,微微文火养潜龙。
6.2 十月道胎口诀
夫既采得金丹大药,逆运河车,透过三关,入于神室,点化阴神,则其识性自然渐死。然则必用神光寂照,须臾不离,中下二田,合成虚境,应无所住,则其阳炁自然勤生,与真意相合,聚运于神室。而元神得其培养以相炼,即能点化神中之阴,阴神赖其降伏,而念虑自然不生。又能培补神中之阳,阳神益其愈明,而昏睡自然渐消。则神受炁制伏不驰,而炁依神凝结不散,相亲相恋,如磁石之吸铁,不离不舍;如水银之投铅,自然而然合为一体,一得允得。合无驰散,安稳自在,快乐自如。则识性渐渐消磨,而真性渐渐灵觉,妄念绝无,正念自存,即儒所谓“允执厥中”,而道所谓“抱一守中”。而又不可苦寂无为,则当以性专求二炁,运养元机,培补胎神。
元炁为结胎之本,呼吸为养胎之源。元炁有生活之理,呼吸有资养之机。元炁生时,使而归源,助我胎之圆满;呼吸绵然,使而朝此助我胎之化育。则心依乎息,而息随乎心。心息相依,神炁相含,如理而来,如理而去,如有如无,不急不纵。听其自然,任其自如,调其息定,养其神明。道胎初凝,后天之息,本似于有,不着于有;圣胎既结,意在其中,寂然不动,心常觉悟。勿忘勿助而养,勿寂勿照而温,自然氤氲二炁,升降循环不绝。运养中下二田,不见有火之相。释云“不得勤,不得怠”;儒云“有若无,实若虚”。渐则离尘,至于寂灭,毋执其一,而迷其二。静极生动,太空之炁,自明堂来,归于中宫。鼓我阖辟之动机,使入其炁之周流,逐去脏腑之阴气,变成纯阳之乾体。三百六十之骨节,八万四千之毫窍,无不通达,打成一片。凡躯自忘,道胎自存,昏昏默默,浑浑沦沦。则神入其炁中,而炁包乎神外,即我虚无寂灭之性,在于氤氲瑞气之中。外则阳光发现之全体,内则一派天然之佛性。无形无象,无内无外。则性朗朗兮,如秋月之明;而命融融兮,如熏蒸之醉。其骨肉如沐浴,而心性似太空。通达无为兮,安寂六根;静照八识兮,空尽五蕴。虽有运养循环之元机,而其真性安然之无余。

本文地址:https://www.sooodu.com/n269c7.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

0 | | lantu |
相关新闻    修道全指  蒋救愚  蔣克志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