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牛道淳《析疑指迷论》

日期:2018-09-24
摘要:修行之士,必先明心悟性,然後绝疑,方能养道。夫心者是万法之源,性者是群经之要。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若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向这一念不生处,即见本来面目也。久久涵养,圆明光大,则无法不通,无经不解,此名法眼圆通矣。至如一大藏经,只是说这些理趣也。

析疑指迷论

经名:析疑指迷论。元代神峰逍遥大师牛道淳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衆街类。

析疑指迷论序

  神峰逍遥大师,出示高论二编,名曰《析疑指迷》。清谈不吝於胸怀,奥妙发挥於翰墨,平生所养,於兹见矣。幸缘一览,俾予泠泠然独立於通衢,不知四肢之有无,则可以墙堑玄门,梯航後学者。大德戊戌仲春朔,汝南重玄子刘道真谨跋。

  前火传後火,薪异而焰同。今圣嗣古圣,时殊而道一。故宜乎马、谭、刘、丘已来,演玄风敷妙化之真人,继继而出也。神峰逍遥先生牛君练师,新出奇论二卷。目曰《析疑指迷》,属余以文开卷,一阅不觉身世两忘,若驭清飙而游乎碧落矣。其诱人也,循循然有条而不紊,使人惑志顿消而朗彻。其进人也,端语一发,使人浩然长往而不留。其言简,其理微,其示教也深,其用心也切,此可谓火传而圣继者也。门人恐其微言将没,裒而录之,以禆後进。其弘师之道如是,此亦可谓用心之厚者焉。时大德三年中秋前三日,静安冲漠道人王道亨书。

  神峰逍遥子闲居幽室,倚轩块坐,隐几忘怀。适有悟真子李志恒,从座而起,恭然而立,携牋作礼,拜而谓曰:敢问全真妙理,至道精微,性命之义,修行次序?愿师演而析疑矣。逍遥子答曰:夫至道精微,无形无名,难演难言,非容取舍而可得也。故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辞,在人虚府自悟耳。其人叩之不已,志之愈诚,由是不得已而应命。辄述是论,名曰《析疑指迷》,庶资初学之渐悟耳。时元贞二年孟春上元日题。

 
析疑指迷论

析疑

  或问曰:何谓全真?答曰:即尔之一念未萌之前也。夫一念未萌,等同太虚,视之不见其色,听之不闻其声,搏之不得其形。其上无盖,其下无底,其傍无门,其正无体,其大无外,其
小无内。杳冥莫测,恍惚难明,体之非有,随用不无,隐大无外,藏微有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包含万象体,不挂一丝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全真。释教谓之圆觉,又云圆空。太上所谓混成,又云圆通。故《南华经》云: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此之谓欤。
  或问曰:何谓心性?答曰:夫心性之义,譬犹沤水,水本至清,有感沤起风浪,浑浊不能监理,风浪息时,水澄沤止。以此论之,水即是沤,沤即是水。由是言之,心即性用,性即心体,体用俱忘,全真而已。

  或问曰:何谓性命?对曰:夫性命之理,乃阴阳神气之异名也。夫神气二字,呼唤无穷,今略言其大槩。或谓动静、龙虎、水火、坎离、东西、南北、春秋、温凉、冬夏、寒暑、否泰、穷通、升降、往来、有无、虚实、上下、浮沉、高低、探浅、金木、刚柔、天地、日月、震兑、昏明、夫妇、婴姹、金翁黄婆、绦雪玄霜、紫芽红粉、真铅真汞。其他殊名异呼,不可穷极,种种名相,不可着止,总名神气而已。夫欲全神养气,当明体用宾主,屏尽万缘,一尘不染,表裹清浄,久久精诚,自然气结神凝,性停命住,性命双全,气神为一,一与道同,功行圆毕。
  或问曰:何名体用宾主?答曰:若要修真,须明体用宾主何谓也?若不明体用者,情欲不能遣也。如未晓阴阳宾主,则不能契於虚无之至神。奚谓体用?曰:虚寂为体,觉照为用。体用两全,洞合道原。曰:何名宾主?答曰:前念为宾,後念为主。念起不着,本无根绪。故洞明真人云:念头起,觉时休。此一句体用宾主俱全也。何谓俱全?曰:夫念头起者为宾,觉者是主,主正为用,休歇是体。由是言之,体即用也,用即体也,体用双泯,全真者也。
  或问曰:人多说传命基,其义如何?答曰:夫命者,气也。基者,本也。一气之本,即道是也。夫道者无形无名,非容取舍而可得也。取舍不容,有何传哉。故关尹子曰:圣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又子列子云: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命。此之谓欤。
  或问曰:祖师言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其义奚若?应曰:夫五行者,乃吾之五识也;一气者,即尔之一念也。若五识不起处,一念未萌前者,即与向之所谓未始有物之义同也。既未始有物者,强名曰道矣。
  或问曰:且未始有物者谓道,既已为物矣,物中有道乎?对曰:夫物从道生,物即是道,亦犹心从性生,心即是性。又如沤从水生,沤即是水也。

故洞明云:师传秘语悟心开,物外家风物裹培。又关尹子云:天地成理,一物包焉。又云: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玄,物既如此,人岂不然。又太上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正谓此也。
或问曰:清和真人有云:止念降心越念多,不降不止,逐浪随波。如何即是?答曰:凡初学道者,必先悟其真心。夫真心者,元无一物,等同太虚,本来清净,於此浄中,一念忽起,顿然回光,返本归元,则湛然清浄矣。故经云: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既得三毒消灭,即合於道矣。若不明此理者,一念既起,又起念降之,降之不下,生心遣之,降遣不已,还自缠缚。若不降遣,纵欲昏迷,转不相应。故常知常觉,还自把捉,不知不觉,透入别壳。亦与托生的一般也。直待报尽方归,马乏人困,终不悟矣。岂不悲哉。

  或问曰:如何得万法圆通?答曰:修行之士,必先明心悟性,然後绝疑,方能养道。夫心者是万法之源,性者是群经之要。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若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向这一念不生处,即见本来面目也。久久涵养,圆明光大,则无法不通,无经不解,此名法眼圆通矣。至如一大藏经,只是说这些理趣也。古今圣贤所得者,得此而已。过去师真所演者,演此而已。五祖七真所了者,了此而已。奉劝同流,若能悟此,更莫狐疑,斯为学道枢机,正是修真之秘诀。
  或问曰:昔神光大师向达磨祖师前求安心之法,祖师答云:将汝心来,吾与汝安。神光良久曰:弟子觅心无所得。祖师曰:吾与汝安心已竟矣。其神光言下大悟绝疑矣。其理何如?对曰:夫心本无心,心因物感而见。故紫阳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见,十方通塞中,真心无不遍。夫真心无象,喻如宝监含辉,若物来则见物,人来则见人,人物俱泯,则圆明莹彻矣。如是言之,觅心无所得也。关尹子云:衆人之权归於恶,贤人之权归於善,圣人之权归於无所得。唯无所得者,所以为道。既是悟道者,岂不绝疑哉。
  或问曰:长春真人云:不有神仙福,难明造化机。何名造化机?答曰:夫造化者,乃阴阳否泰之异名也。阴阳机要,即道之别称也。夫否者,塞也。泰者,通也。故《化书》云: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造化之源者,即妙道而已矣。理既如此,不有神仙福,安能明道哉。
  或问曰:道虽无方,学则有序。何谓有序?应曰:凡初学道者,必先抛弃尘缘,屏除爱欲,遍访明师,究研妙理,妙理精明,更要端的志节。次须朋戒定慧三者,此序进之要妙也。夫戒者,是上天之梯凳,渡苦海之舟航,陟道之初基,乃修仙之渐路也。若无戒则不能入於定门也。不入定门者,无由发於慧也。故《庄子》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又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天光若发,则与道同其源矣。与道同则鬼神难以测度,阴阳不能陶铸,陶铸不得者,至人哉!至人哉!

  或问曰:出家修道,又言道本无修,其意何如?对曰:夫道本无修,心即有链。夫道之在人,如金在矿。矿内有金,不链而为石,石若链去,即名为金。既已为金,不复为矿也。人中有道,不链而为凡,凡心链尽,即名为仙。既已为仙,不复为凡也。若已为金,不须锻链,既成仙道,复何修哉。

  或问曰:丹阳真人云:速把我人山放倒,急将龙虎穴冲开。其义何如?应曰:若我人山放倒,财龙虎穴便开也。何谓也?夫我者,心即是也;人者,境即是也。若心境两忘,则人我山倒矣。夫龙虎者,即人动静生灭之心也。生灭之心始於真空之性,真空之性,寥廓虚寂,故名谓穴也。又云虚府也。太上所谓衆妙之门,又云玄牝之门矣。又《庄子》名谓天府,此乃龙虎穴之义也。云冲开者,是无遮障之貌。既无辽障者,即道蕴於此矣。

本文地址:https://www.sooodu.com/n76c7.aspx,转载请注明出处。

0 | | lantu |
相关新闻    牛道淳 
本文评论
姓名:
字数